点击查看pc网页
宜君县毗邻唐玉华宫、轩辕黄帝陵,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蕴育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其中尤以石刻艺术最为突出。宜君石刻分布范围广,遍布宜君县内,石刻造型各异,体态丰富。石窟雕刻内容除佛教、道教外,还涉及音乐、体育、游乐、服饰等内容,人物造型严谨形象秀美,对研究我国佛教、道教的发展演变,以及南北朝时期民族音乐的发展、体育竞技项目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对艺术史、体育史的研究同样有着重要的价值。
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宜君石窟群”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了北朝至唐时期的石窟寺及石刻十余处,如:福地石窟、花石崖石窟、秦家河摩崖造像、牛家庄石窟、后桥石窟、沟门摩崖造像、苜蓿坬摩崖造像、苜蓿沟石窟、焦寨石窟、半截沟摩崖造像、石窑摩崖造像、官地坪摩崖造像、淌泥河摩崖造像等。其中:福地石窟有操持箜篌、笙、琵琶、长笛、腰鼓等中国古代民族乐器的伎乐飞天,有肥硕健壮、暴筋突起力大无比的摔跤运动画面,有朝野官员骑马狩猎图,有戏玩于山野密林的鹿、鸡、蝉、双鹤、蹲猴等动物游戏图,有手持芭蕉、盘膝端坐、道簪束发,络腮占月须,内穿密裙长衣,身披袍服的太上老君和道士左右捧笏侍立图;秦家河摩崖造像再现了玉华寺当年迎接唐代高僧玄奘西天取经归来时的盛大画面;后桥石窟为我市现存最大的宋代石窟;沟门摩崖造像开凿于北魏永熙二年(533),是我省现存最早有纪年的摩崖造像。
淌泥河摩崖造像
花石岩石窟
后桥石窟底部局部
福地石窟摔角画面
福地石窟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