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三秦游 | 意见反馈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陕西景点介绍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陕西民俗 | 图片美景 | 旅游线路 | 文化三秦 | 旅游视频 | 文化游 | 专题 | 租车 | 导游 | 评论
陕西名人 | 陕西知道 | 陕西美食 | 宾馆酒店 | 旅游攻略 | 陕西景点 | 景点门票 | 旅行社 | 特产 | 精品 | 论坛 | 团购
景点首页 | 西安景点 | 宝鸡景点 | 咸阳景点 | 铜川景点 | 渭南景点 | 延安景点 | 榆林景点 | 汉中景点 | 安康景点 | 商洛景点 | 杨凌景点
陕西旅游线路网试运营 陕西旅行社QQ群:182616561
您的位置:首页 > 户县景点列表 > 正文

重阳宫

2016-11-3 13:07:45  来源:户县政府网  进入论坛  查看/发表评论

  重阳宫位于户县祖庵镇,距县城10公里。是道教全真派三大祖庭(北京白云观,山西永乐宫,陕西重阳宫)之一。是道教全真派祖师王重阳早年修道和遗蜕之所,享有“天下祖庭”、“全真圣地”之盛名。

  金庸名著《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故事就发生于此。重阳宫在元代曾盛极一时,宫域东至涝峪河,西至甘峪河,南抵终南山,北临渭水,殿堂楼阁多达5000余间,住道士近万名,宫观规模之大为国内道观之首。元世祖时重阳宫奉敕更名为“敕赐大重阳万寿宫”。明清以后屡遭破坏,宫院逐步缩小,原有碑石散弃露天。1962年户县人民政府将这些碑石集中至玉皇殿旧址,形成祖庵碑林。1973年建碑厅11间,使碑石得到妥善保护。现保存的40余通有关道教全真派历史的碑石,其中著名的有王重阳祖师及七真画像碑、《无梦令》诗碑、号称“三绝碑”的《大元敕藏御服之碑》、《全真开教秘语之碑》、元代皇帝圣旨碑(蒙汉文对照碑)和堪称国宝的吴道子《钟馗戏鬼图》画碑等。尤其是元代皇帝圣旨碑是研究我国现已失传的蒙古最古老的巴思巴文仅存的实物资料。象重阳宫碑林这样大量集中保护元代金石文献在国内实属罕见。对研究我国古代社会学、人体科学、语言文字与书法艺术等,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因此,“祖庵碑林”被人们誉为西安乃至陕西的小“碑林”,20016月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由香港青松观侯宝垣大师等捐资上千万元修复的重阳宝殿和钟鼓二楼,为重阳宫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和旅游内涵。目前,宫域总面积已达53亩。

  [王重阳和全真道]

  王重阳原名王喆(11121170),金代著名道士。王重阳本名中孚,咸阳大魏村人,为咸阳(今属陕西)望族,长得气宇不凡,眼大于口,须过于腹,声如洪钟,面如白玉,才思敏捷,膂力过人(《金莲正宗记》卷二)。他早年即精通经史,曾应礼部试,末第,又去考武举,中了甲科。但他当了多年吏员之类的小官,就再也升不上去了。由于他对金人统治下的社会世情不满,又从动荡不安的社会中,深感人生的无常,短促和苦痛,终于辞官解印,抛弃妻儿,遁入玄门,自此他改名王    ,号重阳子。“重阳”意为去掉一切阴气而免于生死之轮回,他在追求个人的精神解脱。王重阳蓬头垢面,放浪形骸,人称“王害风”即王疯子,过起了“神修”的生活。据说金正隆四年(1159)一次他在甘河镇酒醉,遇到两位异人,教给他修真的口诀。原来这两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吕洞宾和钟离权变化的。

  王重阳在《遇仙记》一词中写道:“四十八上得遭逢,口诀传来便有功,一粒丹砂色愈好,王华山上现殷红”。金世宗大定元年,五十岁的王重阳与世隔绝,闭关修炼,在户县南时村(今祖庵成道宫)凿地穴,上立墓冢高数尺,立碑“活死人墓”,后迁户县刘蒋村(今祖庵镇所在地)建庵布道。后来他又见到吕仙翁,吕洞宾对他说:“你马上到东海去投谭捉马。“数年后,他一把火烧掉了穴居的茅庵,浪迹江湖。东出潼关,携铁罐沿途乞化到山东传道。到了山东,遇到了有百万家财的马宜甫,马宜甫告诉他梦见一只仙鹤从家中南园地中涌出。王重阳便指此地立庵,名为“全真堂”,全真教的名称由此而始。所谓全真,王重阳宣称其教义是以“三教(道、释、儒)圆融、识心见性、独全其真”为宗旨,故名“全真”。马宜甫及其妻子孙不二受王重阳教化而为弟子,马宜甫改名马钰,号丹阳子,孙不二号清静散人。不久,谭处端也成了王重阳弟子,这时王重阳才明白先前吕洞宾所说“投谭捉马”的含义。以后,他又陆续收了丘处机、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几位弟子加上前面三位,史称“北七真”,即北方全真道开派的七位祖师。王重阳58岁仙逝,死后归葬终南刘蒋村故庵(在今陕西户县祖庵镇)。金章宗赐庵名为“灵虚观”,元太宗加封为“重阳万寿宫”。全真道尊为祖庵、祖庭。元世祖还追封王重阳为“重阳全真开化真君”。元武宗又加封他为“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王重阳汲取佛家和儒家思想,主张三教平等、三教合一。他说:“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全真教以道教《道德经》、佛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和儒家的《孝经》为必修经典。王重阳不提倡符和炼丹那一套,也不相信白日飞升之说,认为修道根本在于修心,清心寡欲,做到心地清静,则身在凡尘而心已在圣境矣。他亲撰《重阳立教十五论》制定教义教规十五章,要求道徒修绝世欲,不娶妻室,打坐炼性,方能超三界,离凡尘。王重阳死后,其弟子马钰等7人分别在北方各地传道,影响很大,尤其是丘处机在元初受到太祖成吉思汗的礼遇,命其掌官天下道教,全国各地大建宫观,全真教达到鼎盛。

  [祖师脚印石]

  在重阳宫的大门内有一天然大石,上生有王重阳脚印。传说当年王重阳从终南山传道回来,天气非常炎热,口渴难挡。行至银杏树下,有一位瓜客正在卖瓜,王重阳买了一个大西瓜坐在银杏树底下,吃完瓜后,觉得鞋内有东西垫脚,便顺手脱鞋在银杏树下一磕,倒出来一粒沙子,沙子落在地上猛长,霎时长成一块大石头。王道长一看着了忙,大石上狠跺一脚,随口说道“不许再长”。这块大石再也不向大长了。从此,这个石头上便留下了一个脚印。

  [钟鼓楼]

  1999年建成,底长宽各9米,双檐歇山顶。前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仙逝时遗言将骨灰分为两份,一份放于八仙宫,一份存于重阳宫。现在在钟楼内就存有闵道长的一份骨灰。

  [灵官殿]

  修于清同治年间。供奉道教护法寺神灵宫。其像威武凶猛,火红脸膛,双目圆睁,额上还有一目,锯齿獠牙,虬须怒张,一手执金鞭,一手执金砖,身披金甲,足踏风火轮,威风凛凛,杀气腾腾,足以镇服妖魔。

  王灵官本名王善,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曾拜萨守坚为师学符法,是宋代著名道士林灵素的再传弟子。这位灵官是道教护法镇山神将。有的道书说他是武当山中五百灵官的统帅,叫华光元帅,又叫五显灵官。到了宋代,又出现了一位“火车王灵官”,镇守道观山门的灵官一般就指这位王灵官。

  据说,王灵官本名王善,是湘阴城隍。有个叫萨守坚的萨真人,有一天住进了这座城隍庙。几天后,当地太守梦见城隍对他说:“有个姓萨得住进我庙里,闹得我挺不方便,快替我把他赶走!”天一亮,太守真的带人把萨真人轰走了。萨守坚怀恨在心,忽见一伙人到庙里还愿,他拿出一把香交给他们,说“还完愿,替我烧把香。”这些人如约办理,不料忽然来了一阵雷火,城隍庙被烧了个精光,闹得王善成了夜游神。萨真人为了报复,不惜用法术把人家的家给毁了,也是气量小的神仙。

  还有另一种说法,萨真人路过此庙,见人们用童男童女活祭庙神,不禁大怒,道:“这等恶神,该烧掉他的庙!”说罢,施法术雷火飞空,立焚此庙。这里的萨真人倒是个除恶惩邪的正直神仙了。

  以后萨真人云游四方,救济众生。十几年后,他来到一条江边洗手时,水中突然冒出一员神将,黄巾金甲,右手执鞭,对真人说:“我是先天大江火车王灵官,本在灵霄宝殿值班,奉玉帝之命做了湘阴城隍,自从真人烧我庙后,我偷偷相随十二年,伺机报仇。但见您功行高超,我愿做您的部将。”

  以上是道书上的说法,历史上确有王善其人,他曾拜萨守坚为师学符法,是宋代著名道士林灵素的再传弟子。道教把他用作护法灵官以后,对其来历进行了一番神话加工。

  王灵官在明代最为走运,永乐皇帝朱棣对“灵官法”那一套十分崇信,特下令在京师建天将庙,后此庙改为显灵官。朱棣还得到了一个世传的灵官藤像,平时放在寝宫,早晚行礼,如敬宾客。出征漠北时,每次都在军中抬上灵官藤像,作为军中保护神。

  王灵官在道教中的地位和作用,与佛教中的韦驮很相似,是重要护法神,镇守山门。因他曾被封为“玉枢火府天将”,人们又把他看成火神,有的灵官像就完全是一副火神爷模样,故有的火神庙也供灵官。一般道观中都有灵官像,特别以大庙中如北京白云观、天津娘娘宫、苏州玄妙观、武当山元和观等处灵官像最富丰采。

  [姊妹黄杨树]

  小叶黄杨,两株并生,高2米,树冠大6米。为金大定年间所植,已生长800余年,如同姐妹,相偎相依,为天下园林奇观。

  [痒痒树]

  花开百日红的紫薇,学名紫薇。有俗语云:“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但是大自然的微妙造化却给这句话打了一个有趣的错号,因为事实上有花可妍百日。而且这花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紫薇。紫薇花的名与花兼美。从六月到九月,开谢相续,迂回于整个夏秋之间,把花儿开得淋漓尽致,烂漫如火,美如云雾,让诗人为之叹咏不已。

  紫薇花又名官样花。因为天文学中的紫微星垣同音,所以成为古代官名的一种。大诗人白居易也曾官为紫薇郎,所以也难怪他那样偏爱紫薇花一首接一首地写。

  紫薇(Lagerstroe miaindica)又名百日红、痒痒树、满堂红,为千屈菜科紫薇属落叶乔木,原产东南亚之大洋洲,但以我国为其分布中心和栽培中心。经长期栽培其变种很多,一般以花色不同分为紫薇、赤薇、银薇、翠薇。另同属植物有大花紫薇、南紫薇及福建紫薇等。现在我国园林中,应用广泛。

  紫薇高可达10余米,树皮成长薄片状,剥落后平滑。单叶对生或近对生,椭圆至倒卵形。圆锥花序着生于当年生枝顶端,花有紫、白、红、堇色等。蒴果近球形,种子有翅。

  紫薇这个名字就像古时某个书宦人家的女孩子的。那女孩子定是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在某种心理暗示作用下我已经把它定位为《还珠格格》里那美丽贤淑,才思敏捷的夏紫薇了。而紫薇花却不止这一个名字,它有多名,而且是千奇百怪雅俗共赏。有兴致拿出来说上一番。

  这是先来看紫薇这一名。这个是官方赐予的名字。在古代,“紫薇星”是指帝王之星,紫气东来也与官运有关,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改中书省为紫薇省、中书令为紫薇令。紫薇花成了官样花。对于英菲窈窕、艳影扶疏的紫薇花来说,与官衔联系在一起,成了官场追名逐利的对象,未免是强加上的悲哀,好在这个名字的音韵不错。我国现存第一部花卉总汇《全芳备祖》的编撰者、南宋的陈景沂称誉紫薇为花中之圣,给紫薇封了官:“今古凡花,词人尚作河称庆,紫薇名盛,似得花之圣。”

  满堂红、百日红是它的又一个名字。这个与它花开烂漫、花期漫长有关。紫薇花开,满树繁花似锦,花开花谢,陆续不断,自夏徂秋,弥季不落。如“紫微开最久,烂漫十旬期,夏日逾秋序,新花继故枝。”宋代诗人杨万里有诗云:“谁道花无百日红,紫薇常放半年花。”花名沾上了富贵吉祥的红字也便寄寓了希望与祝福。古代读书人的寓所也喜欢种植紫薇,因为有一种说法是宰相是着紫袍的。读书终极理想是希望能博取功名紫袍加身(黄袍加身大逆不道,紫袍加深无可厚非)。博个封妻荫子,光耀门楣。

  紫薇有俗名痒痒花、怕痒树。因为树身若有微小触动,枝梢就颤动不已,确有“风清徐弄影”的风趣。用指甲轻轻搔树,影响树干内的树液会快速地流动,致使枝干全身会微微独自颤动,好似怕痒似的。小时候也多次试过,果然如此,也曾百思不得其解,但大自然的事情谁又能说得清呢?

  [元代大殿柱基石]

   

  [钟馗捉鬼图]

  唐吴道子戏笔,明代弘始年间重刊于此,画工精美,雕工细致,石质光润。

  碑高57厘米,宽48厘米。已残为四块,为明代线刻画。上刻一古树,树上盘有青藤,右边画一仙家骑驴,后有一仙童牵缰绳随行。右上款书:“唐吴道之戏笔”,左上款书“明弘治庚申春三月,太原倥侗子重刊”。虽属重刊,亦有较高价值。今碑镶嵌于祖庵重阳宫祖师殿西山墙上。

  [七真殿]

  晚清时建,供奉道教全真教派七真。七真,是王重阳的七大弟子,分别为马丹阳、谭长真、刘长生、丘长春、王玉阳、郝太古、孙不二。

  王重阳在陕西修道后赴山东宁海传道,收全真七子。马丹阳,家世业儒,为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因兵乱东迁宁海。夫人孙不二,成道后称为清静散人。马丹阳是王重阳的大弟子,为全真教在我国北方传播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丘处机,山东栖霞人,出身名门望族,十九岁入道,后拜王重阳为师,开创全真教龙门派。

  谭处瑞,世代家居宁海。在他前往拜见王重阳前不久,忽然瘫痪,久治无效。听说王重阳自终南山来宁海,居马钰家,传有方术,即带病求拜,望赐医病良方。王重阳闭门不纳,处瑞坚守,不断轻叩门,重阳以其诚而召见之。当晚二人同床而寝,倾谈十分亲密。第二天早上,处瑞下床,四肢轻健,遂拜王重阳为师。

  王玉阳,家居宁海东牟,幼丧父,事母至孝。26岁拜重阳为师。

  郝大通,世居宁海,自幼资质丰美,不慕荣华,深穷卜筮之术。29岁拜重阳为师。

  刘处玄,家居东莱,世代武官。刘处玄以孝行奉孀母,立誓不官,清静自守。23岁拜王重阳为师。

  “七真”成为全真教发扬光大的奠基人和播种者。因此可以说全真教的起足点在陕西关中祖庵镇,但其真正的根据地、开拓地在山东宁海。

  [重阳宝殿]

  香港青松观侯宝垣道长捐资380万修建,1997年底建成。殿内正中供奉王重阳祖师,祖师左侧为和玉蟾,右侧为李灵阳。

  和玉蟾,秦州甘泉人。出身刀笔吏,传说逢道者点化,遂出家入道。闻王重阳甘河遇仙结庵于刘蒋村,就前往参同。

  李灵阳,京兆路终南县人。聪明特达,视富贵如浮云。金大定三年与王重阳、和玉蟾,三人同于刘蒋村结庵而居。和、李二人的修炼,均受王重阳的指点,大得其妙。

  两旁有长联一幅,为前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撰。

  上联:正阳祖,纯阳师,燕国海蟾是叔主,与和公玉蟾、李公灵阳,筑庵悟道,功成道备,去东海之滨,丘刘潭中寻得马,结金莲法眷,广开阐化,甘水仙源流长远。

  下联:去妄幻,全本真,不染不著葆自然。当澄心定意,抱元守一,存神固气,心明性见,更建功立德,济贫援苦行方便,记与物无私,先人后已,祖庭教法永传铭。

  上联阐明全真教源流及发展历史,下联阐明全真教教义。

  [元代石棺]

  重阳宫保存的元代石棺为当时重阳宫掌教真人安葬遗蜕时所用。棺身浮雕,精妙绝伦,存世极少。

  [碑厅]

  祖庵碑林现收集金元时道教石刻文物80余通(件),大部分为碑石,尤以31通巨型元碑最为著名。经陕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一级文物的有12通,二级10通,三级4通。这些碑石记载着道教全真派的历史、教义、修炼要旨等。按内容可分为宗教历史类、书法名碑类、八思巴文类、内丹功法类四种。

  1、无梦令碑:

  重阳亲笔书写的无梦令词一首:大道常生门户,几个惺惺觉悟?铅汞紧收藏,方始澄神绝虑,心慕心慕,便趋蓬莱仙路。

  2、全真教祖碑:全名:“终南山神仙重阳王真人全真教祖碑”。共2600余字,详细记载了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的生平及创道活动。为六龙浮雕碑首,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

  3、元代重阳宫盛况图碑:元代时重阳宫全貌图,可知当时重阳宫的规模之大。

  4、《大元敕藏御服之碑》《皇元孙真人道行碑》:为元代大书法家赵兆页 所书,是我国的书法名碑。

  5、秘语碑

  此碑刻于元大德年间。在“甘河遇师”第二年,王重阳曾与一道者同宿月下,道者言:“吾宿西北大山之中,彼间有人善于谈演《阴符》,《道德》尤所精通,闻君平日好此二经,胡不相从试往观听?”重阳踌躇未之能决,道者忽抛拄杖乘风而去。重阳左右寻他,杳无踪迹,他于是怅然若失。在这一年之中王重阳过礼泉县,又遇道者,他急忙上前迎拜,邀入酒肆,共饮之间,恭问道者乡里。道者答日:“浦坂永乐是所居地”(山西永乐宫),又问年龄几何,答:春秋二十有二。再问其家族姓名,道人默而不答,只索要笔纸,书秘语五篇。此后王重阳慨然入道,改号重阳子,于甘河之南的南时村穴居修炼。这通石碑就记载了当时留下的五篇秘语。

  6、重阳祖师及七真画像碑。

  7、《皇帝玺书碑》等5通蒙汉文对照碑:碑文为八思巴蒙古字与汉字合刻,对于研究元代文献译名的还原及演变,尤其具有重要价值,对于古代蒙古语言的研究也是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现八思巴蒙古字碑在全国仅发现有20余通,祖庵重阳宫碑林即保存有这5通。像这样大量集中保存元代全真教金石文献在全国实属罕见,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因此,重阳宫碑厅被喻为陕西的“小碑林”。

  [重阳祖师墓]

  重阳祖师墓,在原“白云灵祠”的范围内。基高1.5米。据当地老人回忆,文革前墓地面积150平方米。1958年祖庵生产队兴修水利时在重阳祖师殿基址处(即今银杏树东北)1米深处挖出寿函(石棺)一具,,当时用大粗麻绳套在石棺盖上用拖拉机向西拉,因太重只拉开一条缝,绳断,被重阳宫道士殷晴宽阻止,后八仙庵道协同公社又将重阳寿函用土掩埋。

  1967年春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浪潮中,祖庵梁庄红卫兵又将王重阳墓挖开。据说,墓内青石砌壁,中有石棺(寿函),长2米,宽1.22米,高0.96米,盖厚0.3米,石棺下周围雕有龙。棺内安放木刻重阳祖师像及遗骨,存方砖两块,上刻“重阳祖师压骨在此”,修建重阳宫时遗失。寿函撬开,函内用黄色绸缎包一木棺,棺内用绿色被包着王重阳遗体,其头枕右臂朝西面南,当时黄袍道帽,容貌胡子完好可观,但见风后化灰。遗体的头部胸部是用木架子固定着,发髻上有一对金环,公社以30元钱买给周至银行,后来将木架子挂在银杏树上,遗骨散放棺外,后道人又将遗骨埋于竹园。几天后有人用炸药将寿函炸烂,运往公社门前垒桥基。现仅存盖,翻放在银杏树东边(盖长2米,宽1.22米,厚0.30米),碑林内的重阳画像碑原在此处。墓西有《重阳祖师仙迹记》碑,东有重阳子手书《无梦令》碑,北有《重阳宫图》碑,后都移入碑厅保存。

  [千年银杏树]

  在祖师墓西南侧有一株古银杏树,人称“千年银杏树”。传为马丹阳为师父守墓而植。银杏树高约10丈,树身挺直粗壮,枝杆四面伸展,苍老遒劲。树身空心处生长出一株柏树,故人们又称千年银抱柏。后来柏树枯死,古银杏树仍发芽开花结果。

  银杏树这种古老的裸子植物在距今天2亿年前的古生代中生代曾遍布世界各地,在新生代第三纪渐趋衰落,到第四纪冰河期先后绝迹。近代西方科学家原先只在古老地层中发现它的化石,后来才在中国发现它的孑遗,所以银杏有“活化石”之称。它树干通直,树姿雄伟,叶形美丽、木质坚硬,不受虫害,树龄特长,但生长缓慢,往往爷爷种树,孙子得实,所以俗称“公孙树”。银杏是雌雄异株,果实在中草药中称“元果”。

  [重阳气功]

  重阳气功始于金元,道教全真派祖师王重阳所创,数百年来在普及和提高中不断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接受重阳气功的患者从省内到全国,从国内到海外,不断扩展。共计约10万多人次,有效率达96%,治愈率达79%,国内外已有30余家报刊对他们的论文和事迹作了宣传报导。近年来气功师杨海云、解山岭曾被应邀日本船桥市、饭冢市传法讲学。

  重阳气功:……以清静为基,柔弱为本……节饮食,绝思虑……灭情于虚,宁神于极,不出户庭而妙道得矣。引自《马丹阳碑》。

  [活死人墓]

  金世宗大定元年(1161),王重阳49岁。他在南时村自凿一墓,筑冢高数尺,上挂一方牌,写“王害风灵位”,牌下深丈余,独自穴居其中,达2年之久。他自命此为“活死人墓”。王重阳掘地穴居,在客观上当然给人一种故弄玄虚以增添神话色彩的感觉。不过他本意其实为了创造一种与世隔绝、便于静修的特殊环境,事实上还在人间,并没有离开地球,但他却认为就是“换了凡躯”、“隔断凡间”。他为了后来能够形成独立的教派,并且为教派树立高远的目标。他在“活死人墓”四角各植海棠一株,人问其故,他说:“吾将来使四海教风为一家耳。”他这个远大理想虽然没有亲自完成,但后来的全真教在北方风靡一时,吸引了大半个中国的众多士大夫和群众,他的预言最后终于由门徒变成了现实。


编辑:秦人

三秦游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文化综合群)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旅游活动群)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车友、自驾活动群)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年票专属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旅游咨询群)
  三秦游群⑥:82616561 (旅行社合作群)
  三秦游群⑦:93966174 (陕西特产供应商合作群)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投稿群)
  三秦游群⑨:134982308 (摄影作品分享群)

互动平台:
  新浪微博:http://e.weibo.com/sanqinyou
  腾讯微博:http://t.qq.com/sanqinyou
  关注“三秦游”微信号: sanqinyou 用微信,添加朋友,或扫一扫,以下二维码


 
推荐信息
 
最新信息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6 三秦游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电话:189667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