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窑遗址
耀州窑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十世纪中国百大考古发现之一和二十世纪陕西省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耀州窑传统手工制瓷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94年5月,规模宏大的耀州窑博物馆在黄堡窑址上建成开放,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逐步成为集陶瓷收藏、陈列展示、学术研究、宣传教育和窑址保护于一体的大型古陶瓷专题博物馆,是铜川对外开放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陕西北部旅游线上的一朵奇葩。
耀州窑地处陕西铜川,古为同官,因宋时隶属耀州,故名耀州窑。其窑场以黄堡镇为中心,沿漆水两岸分布,南北长约5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即“十里窑场”之谓也。其范围还包括立地坡、上店、陈炉、塔坡、玉华等窑场。
黄堡耀州窑遗址远景
耀州窑肇始于唐代,历经五代,北宋发展到顶峰,金代继续保持一定的发展势头,窑场范围扩展至立地坡、上店、陈炉等地。元代以后陈炉成为耀州窑烧制陶瓷的中心窑场,黄堡窑场则于明代中叶停烧,而陈炉窑炉火赓续无熄至今,其烧瓷历史近达1400年。在千余载的发展史中,耀州窑曾为多个朝代烧制贡瓷,见于文献记载的有北宋和金代。宋王存《元丰九域志》载:“耀州华原郡……土贡瓷器五十事”。《宋史•地理志》亦载:“耀州……贡瓷器”。此已被考古发掘所证实。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耀州吕公先生之记》(现藏于药王山)碑文记载大定癸巳(大定十三年,即1173年)“耀州使効牛安因贡瓷器”,此外,经考古发掘的金代贵族墓中也屡有出土耀州窑月白釉瓷,可见金代耀州窑贡瓷之史实。另外,耀州窑遗址还出土了一批器物外底刻有“官”字款的五代青瓷,应为贡瓷无疑。由于制瓷技艺的高超卓越,青瓷产品倍受青睐,耀州窑开始显现出巨大的影响力,耀瓷成为一时之潮流,陕西、河南、甘肃、广西、广东的诸多窑场随影逐风般模仿烧制,至宋代形成规模庞大的耀州窑系,跻身于宋代著名的“六大窑系”之林。
耀州窑是当时外销瓷的主要窑口之一,其产品通过内陆“丝绸之路”及海上“陶瓷之路”销往域外。故而丝路沿线的甘肃、新疆等地的古遗址,及沿海的泉州、广州等古代贸易发达的港口遗址中就有耀瓷标本的出土。不仅如此,在东亚朝鲜的龙媒岛、开城,日本的平安京、九州北部、佐贺市,阿拉伯半岛阿曼的苏哈尔(sohar),北非埃及的福斯塔特(Fustat),东非肯尼亚的基尔瓦(Kilwa)等地的古遗址中,亦有宋代耀瓷标本出土。足见耀瓷在古代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记载耀州窑及其耀瓷的文献比较多。目前最早记载耀州窑的文献当属宋元丰七年(1084年)《德应侯碑》,该碑对于耀州窑乃至整个中国陶瓷史的深入研究具有丰厚的史料价值。《宋史•地理志》、《元丰九域志》,宋代陶穀《清异录》、周煇《清波杂志》、陆游《老学庵笔记》,明人陶宗仪《辍耕录》、乔三石《耀州志》,清代袁文观《同官县志》,民国许之衡《饮流斋说瓷》、《同官县志》等均对耀州窑或耀瓷有所记载。
耀州窑遗址是一处遗存丰富、博大精深的古陶瓷文化遗址。然而,其庐山真面目湮没于黄土残垣之下达数百年之久,长期以来,并不为世人所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北京故宫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耀州窑博物馆对遗址先后进行了数次调查和考古发掘。共揭露遗址面积累计数万多平方米,清理出唐至清七个历史时期的制瓷作坊和焙烧窑炉各逾百余座,出土文物标本逾300多万件(片),其中完整和可复原的达数万多件。其发掘规模之大,延续时间之长久,出土文物数量之多,遗址保存之完好,序列之完整,文化内涵之丰富,至今少有,举世瞩目。特别是八十年代中期唐三彩窑址和五代天青釉瓷的发现,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大的轰动。
耀州窑遗址的考古发掘为中国陶瓷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而翔实的实物资料,不仅向世人呈现了当时耀州窑蔚为壮观的陶瓷烧制场面,而且也揭示了其取得的辉煌制瓷成就,有力证明了耀州窑乃中国古陶瓷文化的杰出代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写下了无比辉煌的灿烂篇章。
编辑:秦人
三秦游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文化综合群)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旅游活动群)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车友、自驾活动群)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年票专属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旅游咨询群)
三秦游群⑥:82616561 (旅行社合作群)
三秦游群⑦:93966174
(陕西特产供应商合作群)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投稿群)
三秦游群⑨:134982308 (摄影作品分享群)
互动平台:
新浪微博:http://e.weibo.com/sanqinyou
腾讯微博:http://t.qq.com/sanqinyou
关注“三秦游”微信号: sanqinyou 用微信,添加朋友,或扫一扫,以下二维码